媒體視角
出門36℃、進門-27℃,他在冷庫工作,天天穿越夏秋冬
隨著天氣逐漸炎熱,光明乳業領鮮物流的倉庫管理員們在冰火兩重天的“另類”高溫崗位上,書寫著不一樣的“烈日守崗”故事。2022年7月7日,《青年報·青春上海》記者深入探訪光明乳業旗下領鮮物流康橋物流中心,以“出門36℃、進門-27℃,他在冷庫工作,天天穿越夏秋冬”為題,通過采訪光明乳業領鮮物流90后倉庫管理員王業超,為大家講述光明守崗人“冰火兩重天”背后的光明故事。
原文報道如下:
36℃的高溫,烈日炙烤著大地。位于浦三路的光明乳業旗下領鮮物流康橋物流中心內,不時有大大小小各種噸位的冷鏈車出入。
倉儲中心門口,90后倉庫管理員王業超穿著厚重的棉襖和棉褲,戴著N95口罩,站在烈日下等候冷鏈車。倉庫外36℃高溫,倉庫內-27℃超低溫,為了保供,這個冷庫青年天天“冰火兩重天”。
?
來回一次仿佛穿越夏秋冬3個季節
這時,一輛冷鏈車開進來。滿頭大汗的王業超顧不上擦汗,一頭扎進倉儲中心收貨。
掀開倉儲中心門口的棉簾,一股清涼之氣襲來,很快這股清涼就變成了寒意,工作人員給青年報·青春上海記者遞過來一件工作服。這是冷藏庫,溫度在三四度左右。
冷藏庫的一邊有一道道可以打開的小門。倉儲中心外的冷鏈車把車尾對著其中一個小門,打開車廂背后的門,就可以卸貨了。
冷藏庫里堆滿了一箱箱貨物,有牛奶、面條、飲料等。穿過這些貨物,冷藏庫里還有一道電動門,門口電子屏幕上顯示著里面的溫度:-23℃——這里是冷凍庫。
因室外溫度與車廂溫度差異較大,為了避免產品“脫冷”,領鮮物流自主研發了“移動式門簾”,有效降低了車廂溫度“脫冷”現象,提升了冷鏈管理,確保食品安全。
冷凍貨物都會第一時間被鏟車送進冷凍庫。王業超打開電動門,又是一道棉簾。掀起棉簾走進冷凍庫,一股“寒潮”頓時從腳底升起,一身短打的記者不禁打了個哆嗦。為了防止結冰打滑,冷凍庫內保持了干燥。王業超打開一盒中冰磚,用測溫槍測了一下溫度:-27℃。?
“冷飲要達到-15℃,冷凍車廂要達到-18℃,冷藏是0到6℃。”王業超一邊解釋,一邊匆匆拿出入庫溫度記錄表,給送貨的駕駛員填寫。
為了更好地應對高溫考驗,領鮮物流在“車輛提前預冷”“冷庫裝車前測溫”“抵達終端后測溫”等內部環節將標準規范流程操作提升到更高的級別,確保所有環節都有溫度記錄,可追溯。
記者粗略統計了一下,光是收一次貨,王業超就要在冷庫內外的“冰火兩重天”里穿梭三四次,來回一次仿佛穿越夏秋冬3個季節。
因為冷凍庫的冷氣和室外的熱氣“碰撞”,導致冷藏庫的地面總是濕漉漉的。冷熱交織下,走出冷凍庫的王業超眼鏡鏡片上也蒙上了一層霧氣。
?
管冷庫的被投喂覺得心里暖暖的
王業超當倉庫管理員已經6年了,每天的工作就是收貨、出貨、配貨。
他說,剛進冷庫工作時,就是覺得冷,尤其是到了夏天,“冰火兩重天”的滋味更是不好受。后來,跟著師傅們,王業超總結出一套經驗:寧愿熱不能凍著,千萬不能感冒,冷庫工作的人,感冒后不太容易痊愈。所以,即便是在烈日下,他也穿著棉衣,還在鞋底墊著棉墊。“否則,一直進進出出,不停地穿脫也麻煩,而且更容易感冒。”
疫情期間,王業超曾經駐守在倉庫一段時間,那時,上海物資緊張,倉庫配送工作顯得尤為重要。后來有同事接班,他就回家待命,6月1日正式復工。
雖說在冷庫工作,但王業超還是時刻能感受到溫暖。?
“疫情期間,我們封控在小區,生活物資都非常緊張,單位給我們送了防疫物資和蔬菜、肉類等,連續好幾次。”王業超說,他這個管冷庫的被投喂了,覺得心里暖暖的,“感覺單位還是想著我們這些一線員工的。”
現在,這個冷庫每天進出貨物100噸,基本恢復了疫情前的水平。為了防止出現異常情況,各配送中心都設立了應急救援小組,組員均為相關業務操作骨干人員,以“007”(0點到0點,一周7天)的方式保持待命。
目前,領鮮物流基本實現了在當日銷售截單后6小時內,完成各個區域配送中心產品的調撥分揀裝車,并在次日凌晨0點后陸續發車啟運,直到當天所有配送任務完成后返回,配送耗時不超過8個小時,從銷售截單到產品送達終端,領鮮物流最快實現“16小時”完成乳制品配送。
領鮮物流(上海區域)現在共有900多名員工,冷藏運營車輛300多輛,他們在炎炎烈日下,為市民保供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采訪時,不時有冷鏈車進入,王業超又開始了他的穿梭……
光明的小伙伴們,點擊以下鏈接,可查看原文。
《青年報·青春上海》原文鏈接及二維碼:
http://www.why.com.cn/wx/article/2022/07/07/165719108713178107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