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農墾精神 行光明之路
朱貴權(作者單位:良友集團海豐農業)
4月19日參加了由農場前輩田崇志老先生的圍墾之路的報告會讓我感觸頗深。田老以故事的形式來進行了這場報告會,氛圍很輕松,但給人的深思很多。田老師是第一批來到這邊土地的,從十幾歲到退休在這里生活了幾十年。他見證了這篇土地的開墾,發展。
1950由于戰亂導致了上海的社會不穩定,當時的上海市市長陳毅決定安置那些在戰亂中流離的民眾,最終他把目光投到了他曾經戰斗過的蘇北這片一望無際的鹽堿地。田崇志老先生就是當時大批安置人員中的一個,那年他才13歲,帶著8歲的妹妹就這樣來到了這篇荒蕪的土地開啟了他傳奇的一生。
報告會中田老提到當時他們從上海輾轉到大豐花了幾個月的時間,剛到這邊的時候看到的一望無際的鹽堿地以及遍地的鹽蒿子。而如今這邊的千畝良田,灌溉水系,都是他們這些老一輩的人一鍬一鍬的挖出來的,寒冬烈日都沒有能阻擋他們的步伐,雖然當時田老講的很輕松,但是我知道這里面有太多的汗水、辛酸與犧牲是現在的我們無法想象與體會的。
報告會中田老回憶的和他父親的一段對話我印象很深刻。當時他父親從臺灣來想接他過去的時候,他說到:是您生了我,但是共產黨養了我,把我從一個小小的通訊員培養到現在。所以我不能和您回去。
田老是一個懂得感恩懂得回報信守承諾的人,為了當初對父親的承諾他放棄了更好的人生機會,把妹妹撫養成家,堅持寫了五十年的日記,無論風雨病痛都不曾間斷過,這樣的毅力值得人欽佩學習。他放棄了與父親回臺灣的團結,把自己的青春都奉獻給了這篇土地。
在田老的身上我看到了老一輩共產黨人的無私奉獻、艱苦奮斗、堅定不移的理想信念。很多東西是我們現代青年身上缺少的,作為共青團員的我們沒有他們那種堅定的的信仰,缺少了艱苦奮斗的精神。
田老堅持寫了幾十年的日記和大事記這樣的精神就是我們所缺少的。如今我們青年團員很難長時間堅持做一件事,總會出現虎頭蛇尾的狀況。開始對一件事充滿激情熱血,但在行動的過程中,我們會遇到很多我們開始沒想到過的情況,遇到一些挫折困難我們會開始動搖開始選擇逃避放棄。因而我們總會在半途就會選擇退出,很難做出成績。漸漸的我們也就會失去了那種斗志會安于現狀。有時候我們甚至會對老一輩做的一些努力奮斗感到費解可笑,正是因為我們缺少了他們的那種堅定不移的信念理想。
這次我報告會讓我真正近距離的接觸到了一個黨員為國為人民的奉獻精神。讓我感受到了為了理想信念的不斷奮斗。而作為新時代的我們缺少的正是那種堅定不移的信念。在今后我們應該樹立自己的信念,讓信念成為我們努力的基石與支撐,做到持之以恒艱苦奮斗。我們應該多向這樣的老前輩學習請教。
我們應該向他們致敬,不應該單單看到他們給我們生活上帶來的改變,還應該繼承他們的信仰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