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本頁 |
廢墟下的希望
|
|
|
胡震(作者單位:農房集團)
2008年5月12日,世界的焦點都聚集在了中國四川,這是一個讓人不堪回首的日子,災難吞噬了人們活的希望,牢牢地把他們永遠地按在了那片灰暗的水泥板下。救援人員不斷地鼓勵埋在廢墟里的人們,堅持住,堅持住。那一天,中國人民都在為遇難者們哭泣。
?
我不禁捫心自問,生命的真諦是否真的只有在那些時刻才得以體現?為何我們只有在危難當頭時才能想到“活著真好”?為何我們不在平時多珍惜一些我們自己的生命?為何我們不覺得“活在當下”是一種幸福?為何當我們抱怨自己的出身并不高貴時,卻不曾感激“活在世上”本身就是上天對你最大的賜予?為何當我們遭遇挫折與磨難,會產生絕望的心理暗示?我們一生執著拘泥的往往只是看似高于生命層次的表象,我們常常為此而得意、自負,這種充實感漸漸模糊著我們人生的奮斗目標。
?
這一年里,我從大大小小的新聞媒體上了解到那些絕處逢生的人們是如何度過這一年的故事:有人選擇了逃避,至今還終日渾渾噩噩地回憶那段恐怖的時光,揮不去這段陰霾;有人卻選擇了希望,她每天早晨從防震棚里出來,看到的并不只有廢墟,而是人們努力忙碌地度過震后的每一天,于是她告訴自己今后要勇敢地走下去,因為父母也在那邊看著她。
?
這些天,我看了東方衛視的《真情實錄》節目,里面播出了那些失去了父母的孩子們現在的生活情況。當她們面對攝像機說起這一年來的生活,她們臉上始終保持著燦爛、甜蜜的笑容,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其中一個女孩,她說那天,原本打算在母親節給媽媽一個驚喜,可是她的媽媽就這樣走了,她和記者說道:“我現在才知道我媽媽的生日,就在我生日后面幾天,我一直都不知道,29號,我只記得我的……”當我們都以為這段對話會觸及她的傷心事時,她的表情卻讓人看不出有任何難過、悲傷。我想并不是因為時間沖淡了她對她媽媽的思念,而是她把她那份對媽媽的感情完好無損地保存在內心深處,她自信地說著這一年來的生活,雖能從臉上看出學生的稚氣,但我們覺得她已經長大了,她明白了生命的真諦,“好好活著”這一定是她媽媽在世界那頭對她的唯一期望。
?
“5.12”汶川大地震一周年之祭,當一批批援建者在為重建家園而努力,當一批批志愿者在撫慰心靈受傷的人們,我們是否應該從現在起珍視自己的生命?是否應該開始反思我們生活的目標?也許再過一年,四川早已沒有廢墟,而希望,每個人都能擁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