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讀《淡定的秋色—曾志媽媽的平凡故事》想起
秋?? 雨
?
?
還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要迎來祖國母親六十周歲的華誕。在舉國同慶的時刻,我總想寫一點東西來表白自己內心的感受。正當我苦思冥想的時候,9月9日《人民日報》19版上刊登的的一篇《淡定的秋色——曾志媽媽的平凡故事》,吸引了我的眼球,我連讀三遍。文章由曾老的女婿“理由”撰寫,寫得樸實無華,字里行間無不折射出一位革命老前輩和偉大女性的博大胸懷和堅定的信念,讓我無比動容。“淡定與從容”,是我讀后最深有感觸的兩點。
?
曾志是陶鑄的夫人,她于1926年入黨,她參加了湘南暴動、毛澤東與朱德的井岡山會師、保衛黃洋界、大柏地決戰、古田會議等中國共產黨早期的經典事件,這位在戰爭年代百死一生的傳奇女性,真的讓我們后輩肅然起敬。就是這樣一位為共和國成立作出卓越貢獻的偉大女性,解放后卻過著極其平凡的生活,理由是這樣寫道:我見到曾媽媽時,激揚澎湃的歲月已成為過去。曾媽媽又經歷了“文革”的喪夫之痛,以及協助胡耀邦為全國重點冤假錯案平反的巨大操勞,她已滿頭銀發,身體羸瘦,但神清氣爽,仿佛一池秋水般淡定安詳。
?
文章敘述了曾媽媽生活中鮮人為知的平凡事,但就是這些看似平凡的事,卻真實地展現了曾老的偉大,她的淡定、她的從容。
?
曾老退休以后仍擔任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她只是去開開會,聽聽文件,平日很少再談政治,而專注于家務。家中開門七件事,對于當時老百姓來說,最大的一筆開銷是副食品。于是,不指使保姆,不麻煩司機,也不有勞家中任何人,曾老每天為買菜而奔波,一副舍我其誰的樣子。……不光買菜,買家庭日用品的路程更遠,曾老也不肯叫公家配備的司機,而是去擠公交車。20多年前的公交車站秩序混亂,上車全憑強弱相爭的叢林法則。一次遇到一群身強力壯的年輕人蜂擁而上,瘦小的曾老落在最后,踩在車廂踏板,只擠進半個身子,不料司機“咣當”一下把門關上,重重地夾住她的頭部。同車人驚呼:“夾住人啦!”司機才把車門打開。曾老覺得頭部不適,去醫院檢查,診斷為“腦震蕩”。
?
平時來看望她的人不少,甚至門庭若市,有求她辦事的,也有純粹出于關心,她一概熱情招待。她深知自己曾任組織工作的敏感性。當客人臨走時,曾老最常見的送客動作就是驟然起身,一溜小跑、疾如迅風地追出門外,把客人送來的禮品堅決奉還,經過一番推拒,在笑吟吟的婉謝之余只差一句話:誰要送禮就跟誰急!
?
1998年6月21日,曾老走了。當曾老之子陶斯亮清理遺囑遺物時,發現許多個發黃的工資袋,每個袋里裝著老人家每月省吃儉用省下的兩三百或三四百元,而且每個袋都注有年份月份,排列有序,以示自己來源的清白。在遺囑中說明把這些錢全部捐獻。錢不多,區區幾萬元,而保存那些工資袋卻煞費苦心。
?
在那殘酷的戰爭年代,曾老經歷過無數次生死只在寸發之際的驚險,與死神擦肩而過。解放后曾老卻如此克己奉公,懷著一顆平常心,過著常人難以想象的儉樸、清淡的生活。真的,在曾老面前我們是如此渺小,一種仰望泰山、遙對長城的肅敬之感油然而生。我們要向曾老學習、向曾老致敬!在祖國母親六十華誕之際,作為祖國母親普通的一員,我想,我們要努力像曾老那樣秉承一份淡定與從容,清清白白做人,踏踏實實做事或許這才是對祖國母親六十生日最好的獻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