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讀《上山采珍集》想到
施 裕(作者單位:農房集團)
人生,是一個說不盡、道不明的話題。對這樣一個人人皆可置喙,但是仁者、智者所見又多有殊異的話題,談起來可頗不容易。
?
中秋放假期間,母親生病住院,我陪著母親。一邊伺候病床上的母親,一邊讀著黃學有的《上山采珍集》,內心卻非常的糾結。
?
黃學有的《上山采珍集》,談的正是人生和生活。它引發我人生的思考,引發我如何理解母親這一路走過的人生道路和如何讀懂母親對生活的理解。母親已七十多歲,體弱多病,日漸衰弱。在我的記憶中母親年輕時是多么的能干,她做過連隊的連長,學校的校長。在做好工作的同時,為了我們三個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不知操碎了多少心。當她想好好享受清福的時候,身體卻一天不如一天了。但母親從來不說起這些,心中總念叨著兒女們。我想,也許這就是我母親的人生,是我母親對生活的理解。
?
感悟人生,人生感悟——詞序做一顛倒,涵義迥然不同。盡管如此,這動與靜、過程與結果的兩種狀態,指向的卻是同一個命題:讀懂生活。
?
怎樣讀懂生活呢?
?
作者以《上山采珍集》這個特別的書名來因物喻志:人生如一座高山,“感悟人生”是一種上山攀援的過程,而惟有足之所踐,心隨所至,才有擷英采珍的福氣,也才能在如夏花般絢爛的人生中穿行,一路抵達永恒的精神家園,獲得最終的“人生感悟”。
?
作者說:人生有三境,一曰受辱心不驚,二曰苦中能作樂,三曰“舍”“得”都從容;人生有三喻,即人生如水,人生如茶,人生如旅;人生有三德,乃知恩圖報之德,助人為樂之德,與人為善之德……這般慰藉心靈而又娓娓道來的慧言真知,在書中俯拾皆是。
?
深奧的語言往往并無深意,而淺近的表達卻常常意蘊悠長。對人生這樣的大主題,該書卻無意拉開架勢,堆砌繁復的辭藻和概念來唬人,只是將純粹的思想假以質樸而雋永的文字,從超然的胸襟中自然流瀉,透著著者作為過來人的那種寧靜、淡定和從容,文已盡而意有余,頃刻間便攫住了讀者的內心。常言道: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此之謂也。
?
每一個緊跟時代或被時代裹挾著向前的人,往往會身不由己,陀螺般飛旋在生活的表層。在這急匆匆的社會中,能心無旁騖、氣定神閑地沉靜下來,感悟人生、叩問心靈,委實是一種定力。
?
讀懂生活即是珍惜生命,作者在書中說得好:這是個稍縱即逝、不可復得的生命,是個沒有來生、沒有轉世、沒有輪回的生命,是無論對誰也只有行使一次權利的生命!
?
雖然中秋假期在醫院陪伴母親中度過,但卻重新認識人生、重新讀懂了生活,更重要的是重新認識了母親,使我倍加珍惜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