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實農場”的提出,為長江總公司指明了方向,讓長江總公司的“二次創業”變得更加的具體,更加充實。
“殷實農場”是一個企業發展與民生改善高度統一的宏大課題,包含了國有企業的歷史使命和社會責任,是農場作為光明事業的底板和根據地的重要保證。“農場是光明的底板、基礎”、“農墾精神是光明精神的精神堡壘之一”、“農場要成為青年干部成長的搖籃和鍛煉的基地”,光明食品集團對農場的定位,使長江總公司全體員工倍受鼓舞,滿懷激情。長江總公司清醒地認識到,“殷實農場”的打造將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長江總公司全體員工已經為實現這一任務目標做好了充分準備。
深刻領會“殷實農場”內涵,形成共同認識和追求。
“殷實農場”就是環境優美、產業先進、生活優越。為了準確把握“殷實農場”實質,確保理解不跑偏,踐行不走樣,長江總公司先后組織了領導班子、基層企業負責人、部室負責人及團員青年代表等人員對如何建設“殷實農場”進行了系統的討論學習。將“殷實農場”與“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相結合,與長江總公司“二次創業”結合,與“三嚴三實”相結合,與新三年戰略規劃相結合,將“殷實農場”的理念貫穿到當前開展的各項工作之中,形成了統一的思想認識和濃厚的干事創業氛圍。
高處謀劃戰略藍圖,確保路徑舉措切實可行。
“立足長江、深耕長江、發展長江”是長江實現“殷實農場”的基本路徑。以此為指導,長江總公司提出依托光明、融入崇明,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在新三年戰略的謀劃過程中長江總公司先后征求了集團有關部室、總部部室、基層單位等多方意見和想法,認真學習了崇明“十三五規劃”,確保規劃的制定科學有效,路徑舉措切實可行。
長江總公司將以“長江經濟產業帶”作為“殷實農場”之基,以北沿公路沿線為規劃重點,結合崇明生態島建設,充分整合農業和旅游等資源,以更長遠的目光從整體上加以規劃,向著“大基地、大企業、大產業”方向努力。重點在產業培育上突出“特色化、規模化、集約化、示范化”,圍繞“靚、精、優、嚴、實”苦下功夫,打造光明在崇明的靚麗名片:即以現代農業生產為基礎,充分整合農業生產、加工銷售、休閑旅游、科技創新等要素,在聚焦主業上做“靚”;大力發展生態農業、品牌農業、休閑農業,充分發揮示范作用,在引領都市現代農業發展上做“精”;不斷健全產品質量追溯系統,以綠色、健康、安全、優質的理念,把產品做“優”;進一步加強內控制度體系建設,增強管控力,加強執行力,提升約束力,在管理上從“嚴”;以扎實的工作作風、有效的工作措施,切實為職工群眾辦好事、做實事、解難事,真正把民生實事辦“實”。
傳承弘揚圍墾精神,打造一支有使命有擔當的干部隊伍。
上世紀50年代末,在潮起一片汪洋,潮落一片蘆葦蕩的崇明島,第一代圍墾人住草棚、喝咸水,穿“泥制衣”、睡蘆葦床,披星戴月、戰天斗地,硬把滄海變桑田,使崇明農場成為上海市主副食品供應的重要保障;同時也鑄就了敢于吃苦、敢打硬仗、樂于奉獻的精神。這種精神是光明集團和長江總公司最珍貴的瑰寶,是推動我們不斷前行的動力源泉。
集團明確了,農場要努力成為培育干部特別是年輕干部的搖籃和鍛煉基地,使他們像第一代開墾者一樣,有責任,有激情,熱愛農場,建設農場。年輕干部是集團和長江事業薪火相傳的重要保障,隨著新三年戰略規劃的實施,長江總公司為期三年的“長江育才工程”也將正式啟動。在未來的干部隊伍建設過程中,長江總公司將以繼承優良傳統作為培育干部的主要目標和手段,使領導干部認同,繼承和內化圍墾精神;以干部隊伍為首要載體,傳承和發揚圍墾精神,形成敢于餐風嚙雪、白手起家的干事創業血性。
培養鍛煉干部要有目的的選派優秀年輕干部到基層一線掛職鍛煉,促使他們在處理各種復雜矛盾中提高駕馭全局、果斷決策、組織協調和服務群眾的能力和本領,逐步提高他們的綜合能力和領導水平。有計劃地安排干部承擔急難險重工作任務,使他們在磨礪和考驗中積累經驗,提高能力。在相對艱苦的工作條件下,考驗人、鍛煉人、培養人,打造錘煉年輕干部的大熔爐。
所有的過往皆為序幕,新的目標已經確定,長江總公司將以光明精神為引領,緊緊咬定“殷實農場”建設目標,進一步堅定“二次創業”的決心和勇氣,再次譜寫長江發展新篇章。(茍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