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乳業大討論、大反思活動
簡 報
第7期
光明乳業黨委工作部編 2018年8月24日
圍繞“三個建設”,提升管控效率
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根據公司黨委的要求,法務部自3月以來全面開展“大討論、大反思”活動,匯報成果如下。
一、制定“三個建設”,強化“四項素質”
法務部以“遵規定、守規范、行規則”三規教育為出發點,思想充分重視,三規教育先行。嚴肅紀律,同時鼓勵創新和變革,建立無私心的容錯機制。將“問題導向”作為活動的基本工作方向——借活動東風,認真反思;對標先進,尋找路徑,謀劃變革。緊跟公司改革轉型發展步伐,內部高效協同,外部競爭有力,風險管控有效,將法務工作與公司發展需求相結合,助推公司高質量發展。
法務部大討論、大反思活動圍繞“三個建設”開展。第一,全面加強作風建設。堅強的執行力是勝利保障,全體法務人員應嚴守工作規范,嚴守崗位職責,嚴格工作程序,真正體現垂直管理的看齊意識、紀律意識,同舟共濟的責任意識、全局意識。嚴格考核,賞罰分明,施行輪崗制度、淘汰制度、破格提拔制度。第二,全面加強能力建設。堅實的個人能力是團隊的基礎,全員應著力提升法律專業能力,認真學習法律法規及公司規章制度,學好規矩,用好規矩;提升溝通協調能力,人品要正,情商要高;提升業務把控能力,要將法務管控要求建立在對業務模式的透徹理解上;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專業性和靈活性統一,要成為解決問題的專家。第三,全面加強體系建設。實現法務工作目標,還要依靠體系建設。體系是規范,體系是保障。未來應著力形成法務管理體系,服務與管控并重,合法與合規并舉。以法為本,保駕護航。全面建立法律支持服務體系和法律風險管控體系兩大體系。
法務部要求全體法務人員結合活動學習實踐,從自身出發,強化“四項素質”——主動、專業、務實、規范,積極主動促進自身轉變。第一,主動,主動就是可控,工作要由被動性向主動性轉變;第二,專業,形成系統化思維,管控由碎片化向體系化轉變;第三,務實,注重管理精細化,由粗放向精細轉變;第四,規范,牢固規矩意識,由隨意性向規范性轉變。
二、建立電子合同體系,規范優化合同管理
自法務部制定下發《關于開展“大討論、大反思”活動的行動方案》以來,經過動員會議,匯總各單位第一階段學習成果,討論形成“三個建設”、“四項素質”等綱領要求,明確各項具體工作責任主體,并赴“金光集團APP”對標學習,然后全體法務人員根據活動要求認真反思,按計劃落實各項改進措施。截止目前,公司法務條線在大討論、大反思活動中取得以下成果。
1、對標先進單位,試點先進管控技術
對標“金光集團APP”法務部學習過程中,我們發現其法務管理水平較高,已經形成了嚴謹、完備的合同管理體系、授權管理體系等風控管理體系。各個管理體系充分利用電子化、信息化技術,流程清晰,責任明確,也降低了管理成本。
結合自身管理實踐,法務部著手調研電子合同項目。“電子合同”即基于第三方電子認證服務機構提供服務之電子合同簽證體系,在合同簽約時產生符合《電子簽名法》規定要件的數據電文及電子簽名,并以此構成具備完整法律效力的合同文本。應用新技術后合同不再需要紙質文本,可在技術上杜絕“陰陽合同”等情形,還將大大降低管理成本。
以常溫營銷中心的年度《經銷合同》簽約流程為例,當前流程為:
客戶→大區文員→OA審批→大區文員郵寄營運部→常溫法務復核紙質文本→總部法務蓋章→營運部交合同管理員歸檔→另一份郵寄大區文員交客戶
應用新技術后流程為:
客戶→線上一步完成審批、蓋章、歸檔(電子合同系統嵌入OA)
合同流轉流程中,合同紙質文本通常往復郵寄,流轉繁復。以常溫營銷中心為例,大區文員、總部營運和合同管理員三崗位專人“伺候”《經銷合同》紙質文本,成本高,錯漏多。2017年度常溫營銷中心郵費達170萬之巨,其中不乏合同郵遞往來費用。法務將在下半年度試點,以期實現降本增效,提高管控水平之目的。
2、夯實基礎重實效,挽回損失重落實
對標學習中,“金光集團APP”對應收賬款的管理頗具特色。應收款到達一定期限后,催收工作的考核責任由銷售部轉移至法務部。通過考核機制明確權責,根治了企業經營中常見的“呆賬、老賬無人負責”情景。
經上級領導指示,法務牽頭啟動應收賬款集中清理項目。法務、財務、審計抽調人員成立項目工作組,對約1.18億元超期應收款進行集中清理,力求挽回部分損失,并確保壞賬核銷工作嚴格合規,無瑕疵,無風險。目前看,此項工作賬齡長、分布廣、金額大,工作難度較大。其中最長賬齡已有20年以上,業務經手人幾經變遷,或呆滯賬目無人負責;涉及客戶4600余家,覆蓋電商營銷中心以外各個單位;核銷金額較大,容易引起證券市場、國資監管和稅務監管等方面對核銷合規性的關注、質疑、挑戰。
后續,法務將與各條線穩步推進此項工作。積極催討,力爭為公司挽回損失;合規處置,為公司改革前行夯實基礎。
3、加強能力建設,維護公司知識產權
地方小型企業仿冒知名產品包裝,推出“山寨產品”的情況屢見不鮮。這些“山寨產品”往往利用執法實踐中的模糊地帶,違法成本低,維權成本高。就此,法務部認真反思,啟動“產品包裝預先保護機制”:通過知產管理的專業法律程序,對核心產品事前申請外觀設計專利或包裝圖案版權,為光明系列產品著手構筑堅實的知識產權“法律壁壘”。
此項工作是法務部知產管理體系中重要一環,亦是由事后處置向事前預防過渡的重要一步。自此,知產管理主動性大大加強,管理體系更趨完備。針對“山寨產品”的維權成本降低,除“向當地工商機關投訴”這一傳統途徑外,后續救濟的法律手段更為多元化,積極有效維護公司利益。
4、工商事務明確意見,補強風險管控體系
5月28日法務部發出2018年第1號法律意見書,就工商事務規范管理明確意見。因歷史原因,公司各級子、分公司繁多,董事、監事、法定代表人變化后往往不能及時變更工商檔案,為正常經營帶來風險。就此,法務部對工商事務的歸口管理、協作規則、工作要求明確意見,積極主動確保各級子、分公司經營、存續的合法性。此外,就人力資源等部門重要崗位人事變更文件與工商變更的銜接,法務亦提出建議。
工商事務的規范管理工作亦屬法律風險管控體系的一環。未來,法務將持續關注法律意見的落實情況。
三、問題及思考
1、制度建設落后,管控主動性不足
制度化建設本質上是確保黨委、經營層集體決策能夠有效落實的工作機制。我們在管理實踐中發現,制度建設集中暴露兩類問題:一類是“制度缺位”:無制度無流程,或者制度流程未及時更新,執行中無人理會;還一類是“僵化執行”:有制度有流程,但工作實踐中被人為的機械的去理解,極其僵化的執行。
針對“制度缺位”,我們在反思:不建立執行規范,執行者能否確保自己的執行結果與上級決議嚴格一致?執行者是否應當自主制定執行規范并主動接受職能部門的監管?
針對“僵化執行”,我們在反思:抱殘守缺,對公司制度機械理解,遇到問題則任由矛盾積累、發酵——這樣執行模式是否真正理解了黨委、經營層的決議?是否在思想上、行動上與上級保持真正一致?
從法務部履行風險管控職能的角度,控制節點管理前移是基本方向——從事后補救,到事中控制、事前預防。但是,不形成制度化的管理體系,不培養制度化的執行文化,任何監管部門的事中、事前風險管理,必然會遇到權責不清、流程不明的結構性矛盾。只能就事論事的去全力補救,難以形成合規執行、有效監督管理體系。
結合公司經營實踐,我們認為構建制度化管理體系,培養尊重制度的執行文化,是針對“權責不清、流程”這些矛盾的有益嘗試:制度形成的過程,是對上級決議理解、分析和作出工作規劃的過程;制度執行的過程,是執行能力的體現;制度監督的過程,是監管者行使職能的過程;制度修改、迭代的過程,是決議者、執行者與監管者共同反思、修正的過程。
2、管控技術落后,管控效率低下
目前管控效率低、管控技術落后體現在兩個方面:其一,沉湎于低水平重復勞動,缺乏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或者工作缺乏主動性;其二,囿于管理資源,沒有應用創新的管理技術。針對“低水平重復勞動”的現象,未來應加強人員培訓和團隊教育,鼓勵思考、獎勵思考,多設計一些簡潔、實用的管控流程,多設計一些好用、易用的法律文本。法務用“聰明辦法”、“懶辦法”去完成工作的,應當鼓勵;用“笨辦法”、“累辦法”去對待工作的,即使完成了也要提醒,甚至批評。方向明確后,相信隨著團隊成員能力的逐步提升,這一問題可以逐步改善。
針對管理技術創新的問題,下半年度法務部將啟動“電子合同”試點,對于標準模板的格式合同采用電子簽約模式,不再產生紙質文本,以期完善管控,降本增效。
3、自身能力不足,團隊尚需錘煉
“服務與管控并重”是法務條線的工作方向。只強調服務則偏于“罔”,丟掉了專業性,失去原則性,法務工作必定方向不明;只強調管控則偏于“殆”,為管控而管控,本末倒置,徒勞無益。
法務崗位具有一定特殊性。既是技術崗,強調專業能力;又是管理崗,強調協調能力。總體而言,我們的團隊尚顯年輕、稚嫩:有的專業性不足,遇到疑難一味退讓,喪失原則;有的過分魯直,視野狹隘,思維片面。未來需要繼續錘煉,平衡好“服務”與“管控”的關系,行事有度。
綜上,法務部開展的“大討論、大反思”活動,既是對上級要求的落實和呼應,又是對自身工作的審視和反省。活動中,法務部認真踐行“三規”教育要求,明確“問題導向”的基本方向,全面落實活動要求,產生了一批活動成果。未來工作中,法務部將秉持“大討論、大反思”活動精神,主動作為,持續提升管控能力,為公司經營保駕護航。